【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2月14日,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式落下帷幕。本届亚冬会联想以超过2000台AI终端、AI基础设施以及全生命周期AI方案与服务全栈AI支撑了从赛场筹备到赛事结束的全部运营。
作为亚冬会史上规模空前的体育盛会,哈尔滨亚冬会在承载着全球期待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考验:从运动员矫健身姿掠过冰面的0.01秒,到场馆内数万观众同步欢呼的声浪;从零下30度极寒环境下的设备稳定运行,到跨国赛事数据的毫秒级传输——哈尔滨亚冬会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考验着科技护航的极限。
“现有场馆多是基于20多年前的旧馆改造。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案服务去保障整个体育赛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 联想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文体赛事项目部总经理王磊在采访中说到,联想通过提供全栈AI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让科技渗透到赛事的毛细血管,为赛事全方位保驾护航。
首先,在AI终端方面,联想拯救者、联想ThinkPad、联想昭阳、联想ThinkCentre等PC产品等超过2000台智能终端,遍布赛事现场每个角落,覆盖数据采集、传输等诸多运营场景。其中,联想AI PC支撑了整个亚冬会的多个赛事专用系统。例如实时、智能的评论员系统(CS),这一系统能基于AI PC提供信息查询,评论稿的发布、历史数据的查询,从而帮助评论员更加专业和高效地进行赛场评论、转播等工作。
此外,联想AI PC的赛事信息发布系统遍布于所有竞赛和非竞赛场馆,系统能够给大家提供运动员抵离信息、市内交通情况、比赛赛程等关键信息,发布时间远快于大众媒体。“以前都是依赖人工手动信息录入再进行发布,中间会有延迟。现在基于稳定运行于联想AI PC的赛事信息发布系统,你们可以更方便快捷的第一时间拿到准确的一手材料。”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ABC馆运维资深专家李扬说到。
其次,联想还提供了全场景的AI基础设施支持,为赛事运行提供技术保障。针对赛事重要的海量视频存储需求,联想提供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在融合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快照备份、数据去重、数据压缩以及缓存加速等多重元素,实现了数据的三地存储,能够保障业务在瞬间完成切换。海量、高质的视频画面被源源不断地记录下来并得到安全存储。
此外,在AI解决方案及服务方面,联想为亚冬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赛事IT通用设备及设备技术运行保障方案和服务,更有100多名经验比较丰富的驻场工程师全天候服务。“前期赛场的技术规划、技术运维、空间设计、关键设备网络需求分析、应用系统调试安装和集成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联想去实现的。”王磊表示。
据悉,赛场的每台设备都预装了联想的自动运维检测设备管理系统,工程师能了解每一台智能终端的运行效率,信息颗粒度精细到CPU占用空间、硬盘使用状况及整体信息安全状况等等,每条信息都能实现技术智慧中心里的远程技术监控。
“如在打印机方面机械部件的原因,因为低温可能异常运行。工程师就提前3小时加热,使我们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了。”高山滑雪赛事运维资深专家陈艳表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联想的电脑没再次出现任意的毛病,都可以正常运行”。
除了低温挑战,联想工作人员还面临着通勤方面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在亚布力雪上项目中,由于地形复杂、坡度大、地面结冰,设备的安全运输成为一大挑战,这一难题随即催生出对应的“人防”解决方案:场馆工程师们采用雪犁、雪车等多种方式运输设备,极端情况下甚至需要“人拉肩扛”的方式,来保证设备的及时安装。
“我们使用类似于螃蟹步的方式侧着行走,缓慢地将设备往上抬。这么一节普通人爬上去可能只需要五六分钟,但我们光运送一个电视的时间,就需要大概半小时到40分钟”,亚布力雪上媒体中心运维工程师刘雪鸿介绍到。
联想全栈AI不仅全面彰显了“智能亚冬”的底色,更在“绿色人文“亚冬方面做出许多突破性探索。
“在碳排放方面,我们为亚冬会提供的所有AI智能终端均搭载全价值链的碳追踪系统”,王磊介绍到,该技术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设备正常运行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视化,且可计算出来节省了多少二氧化碳排放。
其次,面对赛事设备短期高负荷使用的特殊需求,联想方案服务创新推出DaaS(Device as a Service设备即服务)服务模式。这一模式通过以租代买方式统一管理IT资产,实现了设备的高效和循环使用。赛事结束后,所有设备将经过严格的数据清洗,统一回收处理,最大限度确保节能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