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371-85608552

手机网站|English

全方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有关部门在行动

来源:a8体育直播官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15:39:21

描述:

...

产品详细

  

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相关部门在行动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截至2024年年底,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产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动力电池怎么更好地进行回收、处理呢?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委的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一定为电池、电控、电机“三电”等核心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者是12万公里的质保,到去年年底,正好8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从近期开始,每年都将有少数的动力电池质保到期,这些电池怎么办?

  现在,像张先生这样选择报废更新或以旧换新的新能源车主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是8年质保期过后,电池续航能力变弱,换电池价格不菲;二是新能源车以旧换新各种补贴政策到位。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规定,个人消费者报废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

  目前,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正处于火热的状态,企业也正在处理大量的二手新能源汽车,而无论是二手车更新,还是选更换电池,都意味着会产生大量的废旧电池。有关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350万吨。那么,大量的退役电池流向哪里?又该怎么样处理呢?据了解,退役动力电池含有锂、钴、镍等多种金属和化学物质,如果操作不规范和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同时,重金属、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还会对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18年起,工业与信息化部先后发布了5批次共计156家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白名单”企业。在湖南宁乡高新技术开发区,记者走进一家 “白名单”企业,看到车间各条生产线正在做处理作业。对于退役动力电池处理利用,目前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所谓梯次利用就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当电池容量在50%至80%时,回收企业会将退役动力电池拆解重组,之后作为应急电源、储能设备等继续服役。当电池容量在40%以下时,一般就会采用再生利用的方式。

  业内一致认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期,但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痛点难点。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大部分废旧电池都流向了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非合规企业。这些“小作坊”式的非合规企业缺乏生产资质和技术积累,粗放经营,存在不少安全和环保风险。

  从投资成本、环保成本、采购成本以及拆解工艺等几方面,这家企业的负责人给记者算了几笔账。首先从投资上,合规企业若项目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则项目总投资预计达到8.36亿元,固定投资需达到7.74亿元;环保投入要达到3500万元。采购上,合规企业的电池采购报价大概是7600元/吨,而非合规的“小作坊”采购报价可达8600元/吨,甚至更高。最后在拆解工艺方面,合规企业和“小作坊”的差异最大,非合规的“小作坊”拆解投资仅几十万元,电池拆解成本可控制在1500元/吨以内,合规企业拆解成本则在3000元/吨以上。

  2024年12月,工业与信息化部修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版)》,要求企业在冶炼过程中,锂回收率从85%提高至90%,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需低于1.5%等。带领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工艺水平。同时提出企业应建立产品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质量保障机制,增加再生利用产品强制性规定要求,逐步提升综合利用产品质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我们提议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都应该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生产者对整个全生命周期来负责,让它在使用的时候要安全,报废的时候、拆解再利用的时候,一定别对社会环境能够造成污染。这个很重要,我们大家都认为应该由生产者从源头来做起。若企业都负起了主体责任,政府再有力地进行疏导、导向,那么新能源动力电池这一块,包括报废拆解就会走上正轨,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想要健康发展很重要的前提。”

  当前,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方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特别的重要。就在上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等目标和要求。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对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作出部署,释放出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鲜明信号。

  要实现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提质提速,离不开政府和行业的协同共进。政府应该立足产业落地,着重在法规完善和强化监管两个关键维度发力。法规层面,需构建系统全面的法规体系,清晰界定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监管层面,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力量,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网络,规范行业秩序。而行业自身同样需要积极主动作为,将加强自律摆在重要位置。

上一篇:依托5G+斗极技能 湖北才智农机助力春耕 下一篇:本周盘点(310-314):宗申动力周跌4%主力资金算计净流出348亿元

全国销售热线
0371-85608552

销售咨询电话
13838570777